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TV Debate- 夢想之路之中國城鎮化路線的惑與難





  新浪財經訊 2013新浪金麒麟論壇於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夢想之路:改革深化和經濟轉型"。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局長羅蘭德、國傢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國傢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寧波市海曙區區長吳勝武參加瞭主題為"新城市:中國城鎮化路線的惑與難"的討論。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褚琳:大傢好,我是第一財經電視的褚琳。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城鎮化非常熱的話題,現在有請我們這個論壇的4位嘉賓。 羅蘭德,第一財經電視世界銀行微博中國、蒙古和韓國局局長,喬潤令,國傢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發展中心副主任,肖金成,國傢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寧波市海曙區區長吳勝武先生。

  說起來城鎮化這個話題,大傢絕對不會陌生,特別是這一兩年討論的非常的熱烈。實際上我們中國改革30多年,這30多年的改革成績,中國城鎮化的速度非常的迅猛,根據統計,在過去30多年當中,超過4億人來到瞭城市。2011年中國城鎮的人口在總人口當中的比重是第一次超過瞭50%,而這個比重在現在已經達到瞭52%,那在這樣快的速度之下,伴隨著的是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瞭很多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

  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我們知道城鎮化是一場長期的社會和經濟的轉型。而本屆政府在多個場合不斷提到城鎮化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意義。第一個問題我想問羅蘭德先生,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德國的城鎮化率就超過瞭70%。我想問問,經過早已經經歷城鎮化的觀察者,您覺得城鎮化的源動力在哪裡?

  羅蘭德:(同傳有問題)這樣的進程在世界很多國傢都在推進,這樣的進程不一定由政府主導,而是由經濟發展推動的,而且在本質上,這也是受歡迎的進展,因為城鎮化能為人們帶來更高的生活品質,更好的對子女教育,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所以過去一年當中,我們經常聽到國傢主席講的中國夢的提高是我們的生產水平。

  褚琳:很多人為購車貸款率利最低銀行信貸年息瞭更好的生活進入城市,而城市化是所有的國傢,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國傢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開的一個過程。說起來有一個統計,中國的城鎮化曾經在最近的這10年當中。

  城鎮化的過程對所有的國傢,對城市發展當中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中國最近十年城鎮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是1.36個百分點,根據一些經驗,城鎮化率達到50-60%的時候,很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都會突然湧現出來,比如說交通的擁擠,住房、資源的短缺等等。這時候很多城市的經濟就由快速增長轉為停滯,所以提出瞭量化的指標,城鎮化增速的目標定為0.8-1%是比較合適。我想問問喬主任,城鎮化率要制定目標嗎?能很好的控制這個目標嗎?這個目標是合理有效的嗎?

  喬潤令:剛才羅蘭德講到歐洲城鎮化的基本情況,我覺得的確是這樣的。歐洲經歷瞭幾百年的城鎮化,中國的城鎮化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速度比較快。我們用瞭二三十年的時間,走完瞭歐美大概一百多年的城鎮化的路程。但是我們的時間短,速度快,它的問題並沒有少,就是說我們的城鎮化遇到的很多問題,矛盾,沖突,全部以壓縮的形式暴露出來。因為城鎮化的速度過快,所以相當多的矛盾產生,出現瞭農民被城市化的現象,這些大量的社會矛盾非常尖銳的出現瞭。

  速度太快,就使我們解決矛盾的很多時間就沒有瞭,發展速度太快瞭,因此下一個階段,我想中國的城鎮化要把速度降下來,降到一個比較合適的速度。為什麼呢?我覺得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城鎮化的速度和GDP的速度是正相關的。前10年GDP增長是以兩位數速度增長的。中國下一步的經濟發展的速度,大概在7%,7.5%左右。這樣的話,城鎮化的速度相應的也要降下來。主持人講到,政府住建部定出來一些指標。我覺得政府制定一些指標可能是必要的,但是這個是指導的目標,因為城鎮化是市場的過程,政府在調控方面,在土地、資金供給方面可以減緩,但是具體的速度我覺得不宜搞指標。

  褚琳:您覺得合適的速度是多少?

  喬潤令:原來每年一千多萬人口進城,每年以1%多的速度,我覺得下一個階段中國城鎮化的重點不是速度而是質量。我不是搞預算、測算的。重點先解決已經進城的農民工進城的問題,然後把城市污染、攤大餅、土地粗放型問題、拔高房價的問題解決好。

  褚琳:說到房價就是肖所長的領域。喬主任說到,城鎮化速率跟GDP是正相關的關系,城鎮化速度下降,GDP的速度也要降下來。我們中國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否則會有連帶的問題,比如說就業的問題。特別是房地產擴張,土地的問題,很多地方政府考慮到土地的問題,他們做如何處理對待這種措施呢?

  肖金成:城鎮化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原因。因為剛才說瞭,城鎮化的動力有兩個。一個動力是工業化的拉力,工業快速發展,帶來勞動力的需求,有就業崗位就需要人來就業。這些人從哪裡來,當然城市自己有一部分人,大部分從農村中來。第二個動力是農村的推力。由於農業的機械化,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農村現有的耕地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這樣農民就富餘很多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如果在農村,實際上就是一個潛在的失業,所以農民必然到城市找出路,這樣就構成瞭城市化的動力,這不是人的主觀願望,不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的。

  城鎮化是一個歷史自然的過程,用政策是調控不瞭的。城鎮化是一個市場過程,不是你讓它來就來,你不讓它來就不來的,不是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指標是快是慢,我們可以統計的多一點,可以統計的少一點。但是我們說的城鎮化,就是人到城裡居住,在城裡就業,在城裡生活,就是城市居民,他在農村生活就是農村居民,不是你能統計清楚的。我們根據我們的經濟發展,根據我們的社會發展,根據我們的工業化進程考慮城鎮化,這樣就比較客觀,就比較現實瞭。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之所以這幾年城鎮化非常快,是什麼原因?一個原因就是過去我們人為壓制瞭城鎮化。本來工業發展的程度,人口就應該到城裡,城裡應該有這麼多人,我們人為的沒讓他們進來。比如說城市的郊區,或者什麼地方。現在我們放開瞭進城的大門,把這個大門開放瞭,所以很多人來瞭,一下就快瞭。過去我們沒有統計,現在統計進來,就發現城鎮化速度快瞭。

  第二個原因,我們的工業化這幾年確實進程比較快,需要這麼多個就業崗位。

  第三個原因,這幾年政策上,或者說我們城市,或者地方政府發現城鎮化水平是重要的指標,所以有人就把指標提高瞭。它可能是一個比較虛幻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講的城鎮化的問題。

  我們回過頭來認識城鎮化客觀的,什麼是城鎮化?城鎮化就是讓農民轉移出來的,到城市,從事二三線產業的人口。它的速度是伴隨著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而發展的。我們的指標是人們統計出來的,就認為這個指標代表瞭現代化的水平,所以我們都很重視這個指標。但是這個指標客觀上來講,它就是一個指標。所以我們所說的,我們為瞭要推進城鎮化,是讓進城的農民也好,農民工也好,讓他們生活的更好。讓他們能夠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這才是我們城鎮化要追求的,我們未來要追求這樣的目標。

  褚琳: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根本的就在於這點。剛才我們談的更多的是宏觀的方面。我們可以講講具體的例子,比如說海曙區的吳區長,吳區長是我們今天我們在座幾位嘉賓當中唯一的70後,也許他的看法會有一些不同的視角。海曙區其實是寧波現在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寧波非常繁華精華的區域。天一閣,城隍廟都是海曙區。吳區長,我想問您幾個數據。2012年的數據寧波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比例是75:100。常住人口是763萬,常住人口包括戶籍和非戶籍。意味著這700多萬人口當中有300是非戶籍人口。城鎮化速度也是非常快。

  吳勝武:我談三個觀點,我曾經在新浪財經寫過一篇文章,城鎮化是市場決定的,目前中國的現狀市場不能完全起作用,政府還是要起作用的。政府起作用的時候,依然要遵循市場的規律。第二個觀點在目前中國今後面臨的城鎮化,我覺得很長一段時間應該是人口的城鎮化。其實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傢,人口有從事農業,從事工業的,不像中國就講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無論從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還是標準上,還是有差異的。

  剛才你提到的數據,你剛才的數據其實已經很早瞭,現在寧波的戶籍人口570多萬,加上外來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瞭,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外來人口比例越來越多,40:60。我們統計的是常住一年以上的人口,可能有大部分人口在一年以下的還在流動。在寧波區域有各種各樣的人口在活動,除瞭戶籍人口,流動人口等等。在管理方面,面臨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尤其像寧波這樣的區域,我覺得在這個階段,依然面臨人口城鎮化的問題。

  第三個觀點,我覺得就是說,中國幅員遼闊,東西部,南北方差距很大,各個地方在不同的階段,面臨的城鎮化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針對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工作。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他們把別的地方的工作報告拿過來,就把名字一改交給領導瞭。領導一看就說,其實也是可以的。不同的地方差別還是很大的。比如說我們寧波市,或者海曙區,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形態上的城鎮化的問題,我們更多的要考慮怎麼樣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的公平性。

  比如說在海曙區,外來人口的子女,隻要居住滿一年以來,他們的子女可以在公立學校上學。這是第一步,涉及戶籍相關的待遇福利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會考慮供給能力,如果砍伐度很高,我們這裡可能就是窪裡。寧波市的教育資源是非常好的,很多人希望在海曙區就學。每次受理的入學申請是假資料,實際上遠遠超出我們的供給能力。

  褚琳:政府想盡可能給所有的居民公平的待遇,但是資源,特別是公共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有一個不可避免的矛盾。現在總人口常住人口超過一千萬瞭,實際上這是非常大的城市瞭,在德國,在歐洲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超大型的城市瞭。在中國寧波這樣的城市還很多。你覺得類似寧波這樣的城鎮化,像一個巨無霸發展下去是不是有問題。小型城鎮化是更好的,減少大城市壓力的方法嗎?

  吳勝武: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區域應該有不同的做法。你究竟在大城市生活還是在小城鎮推動城鎮化問題呢?在資源配置效率裡面來講,城市裡面資源配置越高。從人們的感覺來看,實際上在東部沿海地區,很多人走的是反城鎮化的道路,逆城鎮化的道路,現在大傢想當農民,不願意當市民,發達地區農民待遇比市民待遇還好,所獲得的生活質量也並不差,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過程。

  褚琳:城鎮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市場的過程,不是容易調控的過程,把人流引向超大的城市集群,還是導向正在發展的中小城市?這是不是也是有作為的空間?

  肖金成:政府可以有作為,但是政府不可能完全按政府的意識行事。農民到哪裡去是農民自己的選擇,不是政府的選擇。農民到哪裡去,哪裡有就業崗位他們就會去哪裡。哪裡工資高就會到哪裡去。你說到小城鎮,小城鎮沒有就業崗位不可能去。房子便宜,他不是本著房子去的,那裡空氣好,也不是奔著空氣去的。他們是奔著崗位和工資去的。到小城市和小城鎮去是不行的。很多學者的主觀願望,政府官員的主觀願望,甚至我們政府部門的願望,這是逆市場而動的都很難有什麼效果。

  政府不是沒有作為,政府有作為。比如說現在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人口膨脹,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的地方設立門檻,不讓你進來,你有什麼手段不讓你進來。農民工從來都沒有戶口,不是不落戶就不來,現在沒有任何手段可以阻礙他們。但是你可以考慮,你的功能可以向周邊城市疏解,你的產業可以向外面轉移,這都是政府可以做到,不是單純的不讓你來。北京市讓博士進來,不讓碩士進來。

  褚琳:有人大代表提過,入北京戶籍要經過考試的。

  肖金成:讓博士進來,博士媳婦不讓進來,博士的孩子讓進來,為博士做飯的讓不讓進來,為博士賣東西的人讓不讓進來,為博士搞綠化的,搞保安的讓不讓進來?不能是這些人全是博士,所以這個條款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我覺得這種辦法是不行的。但是我們說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負效應,這個負效應就是消費成本很高,房價高,菜價高,各種服務價格都高,不高就會使很多人在這裡生存有困難。

  褚琳:在北上廣深的城市生活都會有這樣的空氣。特別是像北京今天天氣還不錯,但是其他的是時候還是有霧霾的情況,這就是城市病的問題。大傢都是沖著資源去的,比如說教育,醫療,養老的資源,政府如何調配讓中小城市也有這樣的空間呢?

  喬潤令:剛才說的主題,對中國來說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我給大傢提供一個數據,實際上中國前十年城鎮化的人口,主要是流向瞭東南沿海和大城市,超大城市,恰恰沒有到小城鎮,特別是沒有到中西部的中小城市。原因是什麼?第一東海沿海大城市有就業,第二收入相對高,第三公共服務水平高,所以吸引大批的人口。

  我們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包括寧波,出現瞭相當多的城市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可能的思路,我們應該把相應的資源,更多的投向中小城市。因為農民工向大城市聚集,不是看北京的香山紅葉的,他尋找就業機會。就業機會的產生一定和投資相關,投資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引導,中國的公共服務分配的時候,更加均衡一點,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可能就談到瞭改革的問題。國傢行政資源配置是級別高低配置的。城市大,所得到的公共資源就多,因此人們都往這個裡頭走,下一步就應該有所改變,把大量的公共資源向中小城鎮配置,這樣引導市場把資金投向中小城市,人跟著資金回到中小城市,大體應該是這樣的目標。

  褚琳:我們可以借鑒,在歐洲,在德國,城市的發展對中國來說均衡很多。為什麼在歐洲,中小城市更加容易發展,為什麼中國容易走向集群性的大城市。

  羅蘭德:我20年沒回過德國瞭,我從世界銀行的研究角度來講講。大傢講到瞭城市化,講到瞭政府的作用。國傢政府,地方政府提供融資,幫助一些城市,多數來說,和高發達國傢,他們有社會保障制度,全國性的養老金制度,從西部到沿海地區,從上海到北京,把健康,保險隨身攜帶,這方面我們覺得要考慮,特別是要考慮整個國傢的財政政策,中央政府要做這些事情,包括中國所有的公民都能得到同樣的待遇。中國應該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單獨的中國的政策,不管來自哪個城市,哪個地區,不管從哪裡出生,都享有同樣的社會保險,健康保險,這樣大傢就不會擔心這個城市好,還是那個城市好,所以這方面非常的重要,就不是每個老百姓要擔心的,而應該是政府要擔心的事情。

  政府能不能真的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呢?大傢可以看到,不巧的是,我們都有很多浪漫的想法,看到我們過去的一些經驗。我們在農村的時候,我們小時候在山上玩,但是世界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從人口增長來說,不光規模要偏大,會走向都市化的速度,我們要很好的解決好這個問題,我覺得任何行政的限制,包括是0.8-1%,要是什麼樣的都市化速度,可能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因為沒有人可以控制好。必須由市場控制,讓人們離開大城市還是很好的做法。

  我們在北京看到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很多人都想瞭,我想離開北京,這個空氣太糟糕瞭,恐怕大傢就會想走較小的城市,房價比較低,大傢思想都改變瞭。寧波,北京,上海工資差別,還要看他們的支出,考慮到均衡性的效果,在未來我們應該考慮這一點。我覺得中國很多的情況發生瞭巨大的變化。有很多,有的時候我們看到高鐵的啟動,我們應該怎麼看呢?比如說離開北京若幹公裡以外,現在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達到。比如說離開北京400公裡的話,你可以在北京上班,早上坐火車來,然後晚上很高興的坐火車回傢就好瞭,整個的連接問題,不光是北京,或者是省會城市,必須要看看整個的情況。

  這樣的話,北京或者寧波作為行政機構,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因為很多很多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大都市城市的問題。比如說北京的污染行業是來自於周圍的省帶來的,所以要找到這樣的安排,把這些統一的安排,用統一的行政的辦法來解決。我覺得需要改革,需要重新思考。我們過去一直都不做,但是今天我們該改革瞭,不光是北京負責北京所有的事情,或者寧波所有的問題都要寧波來管,我們必須要采用更加廣泛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問題,有這樣的大都市變化的趨勢。

  在德國,我可以到斯多加特(音譯)到博文(音譯),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坐火車,到加特蒙(音譯),因為這些城市有很好的連接,很好的交通系統,我希望中國應該考慮這方面的事。

  褚琳:其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對於交通來說,流動的便利性,我們早就具備條件瞭,但是這麼多年,我們中國一直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東西,就是戶籍制度,這個限制瞭很多人口自由的流動。

  肖金成:我覺得局長講的很好很對,是我們很多領域沒有認識到的。實際上大城市如何把功能向外疏解,最關鍵的是產業和企業。我們說一個大城市,大瞭以後,應該實現產業升級,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現在服務業的發展,一般的制造業向外轉移,為什麼現在轉移不瞭?實際上大城市挽留它,就是給它很好的服務和成本。雖然我們個人生活成本很高,但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企業不願意走,企業不轉移,人能轉移嗎?崗位在北京市,他能到河北找到工作嗎?最後讓企業向外轉移,產業向外轉移,人就會跟著崗位走瞭。

  未來我們的大都市產業結構要升級,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促進向外轉移,我們在稅收上應該有所調整。市中心的土地使用稅和六環以前的使用稅一樣的話都願意在市中心瞭。比如說住在市中心的稅和在外面一樣的話,大傢都願意到裡面來瞭。我們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們成本要有差別,這樣的話,產農地變建地條件算公式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業才會轉移,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這樣的話,我們的大都市的壓力就不會太大瞭。

  剛才局長也說瞭,都市化是一個過程,你想讓人都到小城市,小城鎮也做不到。即使產業和企業轉移瞭,城市的規模還是會擴大的,這是歷史因素,同時要應對城市規劃,城市的管理,城市的建設都要追上趨勢。不能把城市規劃的很小,讓你進不來,擠的要命,活不下去,不能這麼幹。大城市采取多中心,組團式,把空間放大,在另外一個地方激勵產業和人口,這樣減輕原來城市的壓力。我們的主題叫新城市?新城市是不是準確,我想未來的大都市是多中心,組團式,應對人們向大都市聚集的趨勢。

  褚琳:因為浙江很多人都往寧波聚集,寧波很多人去海曙區聚集,你們如何緩解這種矛盾?

  吳勝武:我覺得人口聚集並不是一件壞事。前面我講第三個觀點的時候我講到,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產城聯動。關鍵是現在的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蓋一些房子。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新城市鬼城。我覺得人口的聚集要符合客觀的規律。剛才我們幾位專傢都表明瞭觀點。

  褚琳:分人的時候有不同的標準,男性,女性,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城鎮化的要提出一個概念就是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你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如何解決,如何大傢公正的狀態?

  吳勝武:戶籍的問題地方政府是很難有作為,這是一個大政策。中國就像一個中餐的連鎖店,不像麥當勞[微博]和肯德基[微博]很標準化。每個地方開一個店城市不同,菜也不同。所以我們作為店長,你去管理這個店會面臨很多問題。第一最高的決策權不在你這裡,點菜的人花樣五花八門,第三做菜的人,因為素質不同,可能做出來的菜式也是五花八門,作為店長的話,我們盡可能去解決一些客觀的問題。

  我們盡量的讓點菜的人,點菜的時候,滿足你自己的需要就可以瞭,不要出現點瞭一大多菜,出現買單的時候為什麼這麼貴。其次控制菜的質量,讓提供的產品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第三我們去看世界城市發展歷史來看,通常一個城市興起,都是圍繞兩個東西進行的。比如說我們看很多城市發展的初期,都是圍繞公共服務,第二個圍繞市場發展起來,這就是因為產業聚集人口,因為公共服務聚集人口。

  作為我們海曙區來講,我們面對一個二次城鎮化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維持我們作為中心商貿商業區的地位,第二突出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去的特色。我們都是圍繞這兩個特點來進行的。我們重點推動圍繞商貿業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歷史名城推時尚性的發展。

  目前寧波現狀,400多萬的外來人口裡面,70%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由產業決定我聚集瞭這樣的人。在發展過程當中,我們通過產業的發展,逐步更新人口的結構,第二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公共服務的推進,改善人口的結構,使一部分的外來人口能滿足我們產業的需求,在本地固化下來,這部分人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比如說他們在這裡買房子,創業,給子女提供就業,不是每天想著盡大可能省每一份錢回老傢蓋房子。

上一頁12下一頁

本文導航

  • 中國城鎮化路線的惑與難
  • 推進城鎮化 戶籍制度不得不改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3-11-25/19072510425.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rrenju75 的頭像
    warrenju75

    warrenju75的部落格

    warrenju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